《诸病源候论》言:“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为热*所加,故猝然发*,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也。”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水为湿,谷为滞,湿热内生,发为*疸,形成本病。而脾“喜燥而恶湿”,湿性黏滞,湿热相合则又可阻碍脾胃,影响脾胃的受纳与运化功能,脾虚与湿热二者互为因果,从而加重本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此为脾生湿热,发为AIH的立论依据。脾虚生湿,湿久化热,中焦湿热,湿热下注膀胱,水道不利,下无泄路,小便闭塞,故AIH患者不仅可见纳差,舌苔*腻等湿热蕴脾表现,还常因脾无法运化水液而出现周围性水肿、腹水等情况。
3、脾不生血,易致气血失调,引发本病因忧思或饮食伤脾,从而脾气不足,进而气的生血功能下降。AIH患者常气血俱病,气可促进精、血、津液新陈代谢,血则营养五脏及四肢百骸。脾气不足,则生化无源,血少津亏,从而不能濡养肝脏,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进而肝用无能,血络瘀阻,故临床可见胁肋刺痛、肝脾肿大、赤缕红丝等症状。
二、脾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因病机中的作用1、肝失疏泄,易致气滞血瘀,引发本病《医宗金鉴》云:“妇人从人不专主,病多忧忿郁伤情。”由于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易被七情所伤。《*帝内经》指出,喜、怒、思、悲、恐等过极情志可引起全身气机逆乱,易出现气缓、气上、气结、气消、气下等情况。气机逆乱,继而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则发为本病,患者常可出现情绪易怒或抑郁、口干口苦、胁肋肝区刺痛等临床症状,AIH正是具有上述症状的肝脏疾病。
2、“药*”蓄肝,易致*伤肝脏,引发本病《金匮要略》云:“病*疸,热烦喘,满口燥者,病发时,劫其汗,热所得。”可见,药物使用不当可出现*疸,病位在肝。由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是其病因,中医称之为“药*”。长期久服偏性较大的药物、药物本身*性较大、服用方法错误、剂量超标、配伍不当皆可产生“药*”。
3、肝不藏血,易致血虚血瘀,引发本病五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因多种病理因素及其他脏腑影响或肝脏血虚,必然导致肝藏血不足,“血库”告急,继而皮肤、经络、五脏出现血瘀、血虚,故AIH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颈胸红丝赤缕,胁肋刺痛,肝脾肿大,眼睛干涩,视物昏花等临床症状。4、肝为风脏,易致风邪袭肝,引发本病
《四圣心源·六气解》言:“初之气,厥阴风木也,在人则肝之经应之。”风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肝脏五行属木,木性曲直,肝脏伸展畅达向上,“肝升肺降”,肝气主升。风与肝在生理上功能相通,因而肝为风脏,同气相求,风邪可侵袭肝脏发为AIH。
三、肾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因病机中的作用1、肾精亏虚,易致血虚血瘀,引发本病肾为先天之本,《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表明,肾精亏虚与年龄存在正相关,衰老的过程必然伴随肾精亏损。由中老年女性易得AIH则可推知,AIH是肾精衰惫的结果。肾藏先天之精,可化生元气,元气可激发脏腑功能,如促进心脏的血液推动作用及肺朝百脉的作用,若肾不藏精,则元气不足,血液瘀滞。因血液瘀滞而出现的肝区隐痛是AIH常见的临床症状。2、肾阴亏虚,易致水不涵木,引发本病
AIH患者常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生活习惯不良出现肾阴亏损。肾阴为肾精所化生,女子在围绝经期易得AIH与肾精的亏损有极大关系。肝为木,肾为水,水能涵木,肾阴能涵养肝阳使肝阳不亢,肝阴肝阳的动态平衡需要肾阴维持,肝阴肝阳失衡必然导致肝脏出现病理表现。这类患者常出现胁肋隐痛、口干、潮热盗汗、性格急躁等伴随症状。可见,水不涵木是AIH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
编辑:张翼云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