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
由于肠道血液通过门静脉回流至肝脏,结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很高。据报道,约50%~60%的结直肠癌都会发生肝转移,其中约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就伴有肝转移。即便是接受了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仍有5%~25%的患者发生肝转移。在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被称为同时性肝转移,在根治术后复发的肝转移被称为异时性肝转移。
手术切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提供治愈可能
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通过完全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来治愈肿瘤是可能的。一般来说,手术后3年内无复发可以认为是治愈。据报道,孤立性肝转移患者接受切除术后5年的生存率高达70%左右。
适合手术的情况包括:
(1)结直肠癌的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切除。
(2)肝转移部位在解剖学上可以完全切除,且保留足够的肝体积以满足人体需要。
(3)患者不存在肝外其他部位的转移病灶,或仅存肺部结节性病灶。
(4)患者全身状况较好,可以耐受手术治疗。
以下情况不建议手术:
(1)结直肠内的病灶不能获得根治性切除。
(2)出现不能切除的肝外转移灶。
(3)预计术后残余肝体积不足,无法满足人体需要。
(4)患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
对于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若仍满足上述手术条件,可以进行2次甚至多次肝转移灶的切除。这类患者,仍有治愈的可能。
外科手术虽然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病灶,但是一些肉眼不可见、临床检查难以发现的潜在转移可能在术前已经发生,因此,对于上述有治愈机会的患者,做好术后辅助化疗能大大提升治愈率。
转化治疗为部分患者提供手术机会
结直肠癌肝转移初诊时(同时性肝转移)只有10%~20%可以手术切除,多数患者在确诊结直肠癌肝转移时处于不可手术根治的状态。但是,对于肝转移灶因累及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而不可切除病灶的患者,如果能通过治疗使肿瘤变小,仍存在手术治愈的机会。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采用转化治疗,即应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使病灶缩小、临床分期下降,将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灶转变为可切除病灶,使患者获得潜在治愈的可能。
局部治疗将患者带入无瘤状态
如果患者在接受转化治疗后病灶虽然缩小了但因邻近大血管仍无法切除,或者肝内多个病灶,术后预计残余肝组织不足,又或者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是否还有治愈的希望呢?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局部微创治疗的手段,使患者进入无瘤状态。无瘤状态是指肿瘤病灶被完全损毁,原病灶处没有活性的肿瘤组织存在,并且通过影像学检测没有发现全身其他部位存在肿瘤病灶,肿瘤标志物也在正常范围内。
大量证据表明,对于不适合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患者,如果转移瘤体积较小,消融治疗也是根治的有效手段之一。常用消融治疗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等。一般要求消融的转移灶最大直径3cm,一次可最多消融3个病灶。对于肝转移灶切除中预计残余肝体积过小的情况,也可以采用手术联合消融治疗的方法,通过消融根除直径3cm的病灶,以尽量保留残余肝体积。
对于邻近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的转移瘤,放射性I粒子植入术因其适形性好、并发症少的特点近年来也被用于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总之,发现肠癌肝转移不用太过惊慌,经过系统综合的治疗,仍然是有治愈希望的。
参考文献:
《NCCN结肠癌指南v2.》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版)》
作者介绍
▼推荐阅读▼
专家论道系列第三期:手足综合征怎么办?中医良招多!
-04-13
“爱心凝聚社区,防筛护佑幸福”---常一肿瘤科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04-16
肿瘤营养之口服营养补充
-04-0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