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帝内经》小常识:五运六气
土运主管甲己年
金运主管乙庚年
水运主管丙辛年
木运主管丁壬年
火运主管戊癸年
子午年是少阴司天,热气主令
丑未年是太阴司天,湿气主令
寅申年是少阳司天,相火主令
卯酉年是阳明司天,燥气主令
辰戌年是太阳司天,寒气主令
巳亥年是厥阴司天,风气主令
《*帝内经》小常识:天符和岁会
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原文:
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又遇厥阴司天,天数不及,即少阴作接间至,是谓天虚也,此谓天虚人虚也。又遇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肝为将*之官,谋虑出焉。神位失守,神光不聚,又遇木不及年,或丁年不符,或壬年失守,或厥阴司天虚也,有白尸*见之,令人暴亡也。
人如果愤怒就会导致气机上逆而不下行致使损伤肝脏,若又遇到厥阴风木司天,天气不足,则间气少阴君火就会接替主司,这就是天虚,即人体的正气和天气同虚。
若遇到快速奔走,惊恐,汗出等就会损伤肝液,就能形成三虚。
肝好比将*,谋虑由此产生,肝的神志失守而不能聚敛,如果再遇到木运不及的年份,或者丁年的上丁和下壬不相符合,或者壬年的上壬和下丁失守其位,或者厥阴司天之气不及,就必定有金疫邪气致病,使人突然死亡。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