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上午,患者赵某家属将一面“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感染科以示感谢:“上次你们把我弟弟抢救回来后,我就去做这面锦旗了。现在就是想通过它来表达我的感谢,所有的话都在这面锦旗里!”
患者家属介绍,赵某今年50岁左右,是位光棍,且精神上有点问题,年轻时曾经多次走失,最远时独自徒步走到扬州地界。目前在世亲人只有一位哥哥和一位姐姐。因为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慢性肝功能衰竭、腹膜炎、败血症、肺炎、胆囊炎。
医院建议放弃治疗,但其哥哥不忍放弃。“我们已经没有父母了,不能再丢失亲情了,那个时候都没有放弃,现在就更不可能了。长兄为父,所以我必须要再试试看,哪怕有一点希望。而且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不可能没救的,就算没希望,起码我们也尽力了!”于是,他们辗转来到我院,由门诊收住进感染科。
因为患者的特殊情况,科室给予了其额外的关心和照顾。主任何小峰和护士长邵菊香每天至少两次查房,特意对赵某的情况进行了交待,要求医护人员格外重视其病情。住院期间,赵某昏迷过几次,也有过腹水,甚至还有出血,但都被救了回来。一次,患者又因肝衰竭出现病危状况,何小峰带领医疗团队给予及时准确治疗,先后加班进行四次血浆置换,才把他从*门关抢救了回来。在护理上,值班护士更是每天都仔细叮嘱家属合理饮食,确保患者不因饮食问题导致出血和肝昏迷。
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目前赵某腹水消退,感染也被控制,病情出现很大好转。
出院前,患者哥哥紧紧握着何小峰的手,激动地说:“我弟弟住院时已是病危,现在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你们的医术让人敬佩。更让人敬佩的是你们的医德,住院这么久,我也送过红包给你们,你们不收;请你们吃饭,你们又拒绝;送吃的给你们,你们还是不要。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所有的感激都在这面锦旗上,代表着我们全家的敬意,也在这喜庆的节日里给你们送份大礼!”
看到此,人医君忍不住想说几句掏心话: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术并不是神术,医生也并不是神仙。尽管当前有些病无法通过医学手段治愈,但住院期间感染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诊治仍然让患者家属感激不尽。令患者家属感动的不仅是医护人员的技术,更是他们给予患者的人文关怀。其实,医患之间本就是同一阵线的战友,他们面对的共同敌人都是病魔。医患之间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人设,多一点沟通、少一点误会,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埋怨,医患信任的桥梁才能愈加坚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才能真正建立。
作者:二十八病区蒋月琴
编辑:张伦袁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