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具有一定遗传倾向,以震颤为唯一表现的常见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性震颤是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此病不影响患者寿命。该疾病无任何年龄限制,但是多见于中老年人,会导致患者出现手部震颤、头部震颤等。
特发性震颤典型症状:
姿势性震颤
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和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手部严重姿势性震颤
表现为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太小。
影响精细动作
震颤在发病前10~20年后会影响精细动作,至发病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酒、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
患上了特发性震颤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比如:
言语障碍
部分特发性震颤老年患者有言语障碍。
肌张力障碍
特发性震颤患者存在肌张力障碍者占6%~47%。姿势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通,特别是书写痉挛。而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
运动障碍
在特发性震颤家族中,少数成员还可以发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如抽动-秽语综合征和不安腿综合征。
偏头痛
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典型偏头痛的情况很普通,另外也有伴恶性高热的报道。
认知功能障碍
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词语流畅性、命名、情绪、语言记忆和工作记忆障碍。情感障碍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亦较为常见。
北京辰星中医李慧英大夫年9月出生,女,本科,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现为北京辰星中医。
基本功扎实,有丰富的医疗经验。诊断疾病的依据是中医学的理论,对病人进行询问,参考诊断结果和病情判断,对症治疗,制定出适合病人的诊治方案,通过病人反馈治疗效果良好,缓解了病痛。各种疑难症也各有其见解,可谓:一人一方,因人而异,辨证施治;中医治未病;李慧英医生也认为未病四防,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李慧英大夫擅长治疗发作性睡眠病,运动神经元,脱髓鞘,脊髓损伤,特发性震颤,眼球震颤,帕金森,脑萎缩等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许多病人已经恢复正常生活。详情治疗可加V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