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阿拉上海闵行的国民品牌蜂花又火了!
网友纷纷感叹这真是朴实无华的商战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都在吐槽,一些打着“平价国货”名头的彩妆品牌,正装容量比国际大牌的小样要少、算下来平均每克的单价甚至更贵。
不少消费者感叹“国货容量我真的累了”“国货现在是被惯坏了吗,单克价比黄金还贵,真的就是离谱”
现在还有便宜大碗的国货吗?
蜂花默默用行动说明有的
近日,国产老品牌蜂花在抖音官方直播间连夜上架三套79元的洗护套餐,并发布视频作品表示“不管工资涨没涨,反正蜂花没涨价”。
还有网友表示,不仅产品物美价廉,连发货的包装盒,都是其他牌子的纸盒子,而蜂花对此评论回答:“箱子都是捡来的,捡到的时候还是好的”。
有网友晒出了自己收到的蜂花快递真的是太过朴实而又环保的操作……
虽然寄来的箱子是其他品牌但这种做法还是让蜂花拉来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
有网友表示1花西子可以买5斤半蜂花呢!这样的真国货要力挺!
懂事的蜂花在评论区除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也为“老老实实”的国货们一同站台
蜂花多年来保持初心物美价廉,还几次火爆出圈,这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小编在闵行区“闵理‘我来说’”第一届全民宣讲大赛决赛中找到了答案……
活动中,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质量安全负责人张菁菁讲述38岁的“蜂花”开启新时代“长征路”。
说起“蜂花”,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洗发水和护发素?民族品牌和国货之光?没错,蜂花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代民族品牌,是誉满中华的国产精品,是日化行业的时尚风向标,关于蜂花的历史我们可以聊上三天三夜,但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不一样的蜂花,一个关于蜂花从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小故事。
38年前,蜂花在闵行马桥落地建厂,当时的蜂花只有十几台半自动搅拌锅,产品品控全靠操作师傅的一双手,在跨国公司群雄逐鹿的日化市场,生产规模很难跟上市场的风云变化。年蜂花为迎接时代挑战,紧扣时代脉搏,在“国家数字化产业转型”和“上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宏图下,毅然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新长征”。我有幸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也参与在其中。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将蜂花38年累积的操作经验全部转化为数字语言,这是一项浩瀚的工程,它需要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需要上百套硬件的对接,和上千次精准的调试。
当时负责整个项目的郭总工程师,带领着我们数字化转型小组,就整夜整夜地守在新产业基地的生产现场。为了第一时间收集第一手数据,转型小组的工作人员把“家”安在了基地:饿了就吃碗泡面,累了就在长条椅上和衣而眠,半夜里无论是谁有了灵感,大家就彻夜地研究方案,常常一讨论就是一个通宵!
还记得那是年春节前夕的腊月二十二,数字化转型小组已经在生产基地连续奋战了个日日夜夜,那一天巡检人员在检查设备参数时,惊喜地发现6号线护发素在第号方案的控制参数下,呈现出完美的乳膏质地外观,所有测试指标均达到蜂花产品出厂的优级标准,我们在经历了天技术研讨和套实验数据的试水后,终于成功了!那一刻大家欢呼雀跃,所有的困惑、失落和疲劳瞬间消逝的无影无踪。我还记得那是凌晨的5点52分,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基地的玻璃窗,洒落在每张洋溢着笑容的脸上时,我当时就在想,多美啊,这就是梦想折射出的光芒!而这光芒,正是所有蜂花人用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串联起来的文化自信,而这自信,正是长在我们民族基因里的文化图腾!
是的,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长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战场。如今的蜂花已经完成了产能由万吨级向着十万吨级的发展飞跃,她已经乘着科技的春风,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走进中华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民族品牌之一。我也真心的希望大家再次想起、提起蜂花时,看到的不再只是一瓶简单的洗发水和护发素,而更多的是它背后承载的科技力量、历史担当、文化自信、民族自强!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一直以来信任、陪伴和支持民族品牌发展的您!是您成就了今天的蜂花!未来我们还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将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制造更多“天然、健康、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让人民群众“买得起,用的好”,“买得放心,用的舒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星光照亮远方!”牢记“长征路”,迈向“新征程”,蜂花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蜂花正茂,国货自强!
(图片由“今日闵行”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