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萎缩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武汉封城后那位身患绝症的院长,已在前线奋
TUhjnbcbe - 2024/7/13 19:10:00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抗击新型肺炎专题人物栏目#战疫日记#中,本专栏将聚焦真实的抗击新型肺炎人物故事,众志成城,为真实发声!

01

前段时间,热搜榜上出现了一条#钟南山说动才动#的话题。

在这次闹得人心惶惶的疫情中,钟南山院士,无疑是国人心中的那个定海神针。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一天内奔波了三个城市,冲到了武汉防疫的第一线。

不少年轻人是通过这次肺炎,才知道了钟南山院士,心中对他充满敬意。

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

年的非典,是钟南山院士带头站出来,宣布:这根本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一种罕见的新型病毒。

4天后,这一结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确认。

随着病情愈演愈烈,无数医护人员纷纷倒下,许多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

可钟南山却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长时间熬夜工作,导致他左肺出现肺炎,身体刚好一点,他又立即赶回研究所。

他提出的“无创通气”非典治疗方案,使重症病死亡病例得到有效的控制。

连续奋战天,将最后医院。

年,他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而他只淡淡的说了一句:“其实,我不过是一个医生。”

仔细看钟南山的采访,会发现他有一个口头禅:“我实事求是地讲。”

他严格秉承一个科学家的高贵品质:客观,诚实。

这次武汉疫情,在他开口之前,我们知之甚少。

很多重要的讯息,都是钟南山院士第一个告诉我们的。

《人民日报》对于钟南山的评价中,有这么一句话:

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妙手仁心,钟南山二者兼得,所以:“看到钟南山,我心里就踏实了。”

02

而在钟院士身后,值得尊敬的人浩如烟海。

这张照片里,在黑暗中前行的医生,医院的院长,名叫张定宇。

湖北作为疫情重灾区,医院则是“离炮火最近的前沿”。

无数医生奔赴在一线,吃饭休息都不定时,可能会有人觉得,张医生作为院长,理应以身作则。

可是,在院长的身份之下,他还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并且双脚的肌肉已经开始出现萎缩。

即便是在医疗如此发达的今天,渐冻症依旧是个绝症,无药可医。

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会渐渐失去运动,甚至说话的能力,直至死亡。

但是在疫情的危难关头,他却冲到了最前线,一个月前,甚至没有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脚步背后,是因为身患渐冻症。

他说:

“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在刻不容缓的疫情面前,他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病人。

而张院长同样奋战在一线的妻子,也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治疗。

作为主治医生的张定宇院长,分身乏术,始终没有机会去探望隔离中的妻子。

面对镜头,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抗不过去,怕失去她。”

不过,就在29日,张院长的妻子经过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已经康复出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才给了国人底气。

03

对钟南山院士,张定宇院长这样的英雄,表达赞美的人很多,而能够做到的人很少。

可在新冠肺炎的战场上,这样的医生却很多。

22岁的女医生屈长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救护车上,每次急救,转运患者,再回到救护车上就又会接到下一个命令。

这样的高强度工作,总有承受不住的时候,可她却总会暗示自己还年轻,然后继续撑下去。

更多的医护人员,只能像图中这样,在最危险的地方,短暂的休息一会儿。

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剪掉心爱的长发......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节省一点时间,因为有时候,短短一分钟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在微博上,一张除夕与初六对比图,让很多人红了眼眶。

除夕夜,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士刘丽随陆军军医医疗队支援武汉。

当时,已在机场过安检准备去看女儿的她被召回,当晚,又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

而在一周后,医护人员摘下口罩时,脸上已经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记。

有时,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甚至连续工作9个小时,期间水米未进。

这支医疗队中,一位年仅24岁的护士,奔走在最危险的重症感染区。

夜班5个小时,脸上被口罩压出了血印,起了水泡,只能贴上创可贴防感染。

当记者问题她的名字时,此前对答如流的她却说:“名字就不要说了,我是党员也是军人。”

“我妈妈或者家人知道了会非常担心,所以说,不要播我的名字。”

评论区的一个留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都是家里的宝贝,国难当头,义无反顾,为国奉献。我们的安宁,是用他们的奉献换来的。”

04

可哪怕他们牺牲了这么多,依旧还有医闹的发生。

29日夜晚,医院内一名医生,在抗击疫情的一线病房被患者家属无故殴打,造成多处外伤,现已无法正常执业,需要隔离观察。

而这样的消息,只会让不眠不休奔走在一线的医生们感到心寒。

对他们来说,身为医生,是有使命和担当的。

如果这片土地有难了,那么就像请战书上写的那样,召必战,战必胜,哪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

可他们也是父母家人所牵挂的人,也有自己深爱的东西,如果他们出了意外,也将是一个家庭的崩塌。

他们也只是凡人,也惧怕死亡,可他们还在最危险的地方做最危险的工作。

这次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医护人员的坚守。

有人说:如果这次疫情,被医护人员击败,那么请社会,今后善待医护人员,因为危难时,是他们用自己的命,守护着大家的命!

所以,我希望这次疫情是医患关系转变的契机。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圣地,该少一点纷争,多一些理解。

年的开端并不顺利,但我相信,待到春暖花开时,华夏又是繁荣像。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封城后那位身患绝症的院长,已在前线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