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萎缩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生精致穷,是拜金吗人民资讯 [复制链接]

1#
白驳风专家在线 http://m.39.net/pf/a_4473349.html

「本文来源:青年文摘」

有没有发现,国产都市剧里,尤其是拍女性群像的,都特别爱塑造一种女性——精致穷女孩。

顾名思义,就是赚得不多,但也要过上更“高端”的生活方式。

早几年,《欢乐颂》有,樊胜美穿两三万的大衣,却因交不起话费而停机。

去年,《三十而已》中,王曼妮每个季度买一双大牌鞋,早餐却吃路边摊,洗发水都只买打折的。

还有,《二十不惑》里那个,大学开始就疯狂买新款包的梁爽。

以及最近,《我在他乡挺好的》又出现,迷恋奢侈品、想去北海道,但依赖亲密付生活的许言。

都市剧里“精致穷”女性

物质、拜金、虚荣、降智,是这类女性角色的标签。她们总是剧中,那个拿出来被观众集体贬杀的典型,是女二,或是女N。

20岁,这样的角色给勤奋努力的草根女孩做配。

30岁,又衬托了中产精英女性的成熟和清醒。

都市剧中的正能量女主

总之,精致穷女孩的角色,被当成反面教材,反复讨论、警示网友。不仅能搏一搏流量话题,还能煽一煽大众情绪。

清高的,站在一边鄙夷;理智的,站在一边呼吁。每一次,女性群像戏剧终,我们总要从那些勇敢、坚韧、善良的女主身上,找点启发和自我鼓励的正能量。

然而,对精致穷女孩呢?观众发泄完,便潦草带过。一句拜金和虚荣,就算是全部结论。

无意替哪个精致穷的女性角色申辩,只是觉得,我们总要琢磨出点什么。因为,典型必有规律,规律蕴含内因,而知因,才能找到跳出精致穷陷阱的办法。

「精致穷」怎样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值得好好再聊一次。

同款的陷阱

我们今天不仅仅探讨,电视剧中“拜金”意义上的精致穷。那太过单一,也缺乏普遍心理。

事实上,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曾靠近过精致穷。

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我们尤其热爱同款,和限量。前者让我们找到“阶层归属”,后者满足自己与众不同的愿望。

像是,当红女星机场走一圈,脚上踩双几千块的小白鞋,不出数月地铁站里一低头,遍地是同款。又或者,某品牌帆布鞋,冬款发售,一度溢价几千块,因为是明星联名,且新款一双难求。

就连楼下的星巴克,刚挂出杯子买一送一的打折消息,就被迅速抢购一空。到底是因为更缺个喝水的工具,还是冲着牌子去的,心照不宣。

《欢乐颂》

溢价,是众人皆知的陷阱,但大众追捧的热情,丝毫不减。好在,这种精致穷陷阱,是最容易被察觉的那一种。只要坚定“我不攀比”,什么明星同款,限量发售都拿我没办法。

但,有时候,普通人的精致穷是被“身份”绑定出来的。

女孩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女孩子嘛,就应该美美的。

我们也容易被这样的话蛊惑,因为表面上听起来,实在太“正确”。

各类商家都在用这个理由推销

但仔细品品,总觉得哪不对味儿:好像“美”到某一个度,是女孩更应该去努力的一个任务,否则就不够体面。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这句话宣扬的“美”的背后,往往是需要“钱”堆起来的那种标准。

这个“美”的标准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从衣服配饰到护肤彩妆,从生活家居到户外活动。

《北京女子图鉴》

嗯,女孩越“精致”越好,越“讲究”越好。

又或者,针对男孩也有很多奇怪的精致标准:买鞋AJ是标配,游戏皮肤不能low,男人怎么能没有一块好手表......

不仅从性别上营造了精致的氛围,每个年龄段也有自己匹配的精致标准。

比如,女孩25岁就要抗衰老了,30岁就得定期医美。毕业工作了,怎么也得有几套穿得出去的衣服啊。可明明那是年轻人最拮据的时候。

怎么回事?连“精致”也搞年龄焦虑这套了。

所以,一旦我们认定了自己的某种身份,应该匹配一定高度的消费水平,就已经掉进了“精致”的陷阱。

我们不仅看重自己的身份,还强调仪式感。

比如30岁生日,再手头紧,也得奖励自己一个经典款的大牌包。出去旅行,一晚的民宿,一晚的酒店,的海景房。纠结半天,最后也抵不过,在海景房里沐浴,喝红酒,远看是山,近看是树,白天青天白云,夜晚灯火阑珊的幻想。

,不就是。

即便精致穷已经泛滥,有时候我们也很难反驳。因为最终,我们都会被“品质”两个字说服。

把超支解释成,不想留遗憾。把无节制美化成,生活必须。

《三十而已》

明明工资已经花得见底,新火的网红店,必须打卡走一波。明明也不是潮玩爱好者,新出的联名款,别人有我不能落下。

朋友圈里:那些被精心装饰过的动态,

那不经意闯进镜头的LOGO,

那似露非露的背景,

那漫不经心的文案。

《二十不惑》梁爽在专柜拍照发朋友圈

不敢妄加揣测,但现实确有这样的人存在。

话已至此,追求品质,善待自己这样的理由,我们姑且先不急着找补。

还有更重要的话要说,不是批评,不是指责,是真的担忧和理解。

假象的阶级跃升

以上,无论是何种理由导致的精致穷。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都是两个极端——那就是,让我们极端地没钱,从而显得,极端地有钱。

《我在他乡挺好的》:拼凑付款

这,就很荒唐。

就比如《三十而已》里的王曼妮。在上海做奢侈品的高级销售,月薪一万五,但每月房租要用去一多半。她觉得,生活不能合租,独居是必须的。并且,特意找了有露天阳台的房子。享受每天下班回家,举着酒杯,独自一人放松、思考,遥望城市的那种状态。

《三十而已》

是一种潜在的,营造出来的优越感。仿佛,在上海,这才是自己该有的生活。

可独居付出的代价是,每天更长的通勤时间,以及压缩其他生活开支。但“贫穷”,总会露出马脚。

王曼妮通过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游轮旅行奖励。当她看到繁华夜景,一想到自己与富人的距离,只有一层之隔。最终还是刷掉了一万八的信用卡,升到了行*舱。

《三十而已》

她安慰自己:来都来了,不享受一下(有钱人的世界),以后就更没机会了。

升舱那晚,她精心打扮,尤其,蹬上了那双多块的经典高跟鞋。只可惜,鞋底的那层不曾撕掉的底胶,被有钱男人一眼识破,暴露了她“平民”的身份。

《三十而已》

而,当她独自坐在吧台,学着有钱人模样熟练随意地点了一杯,自认为格调够高的苏格兰威士忌。猛喝一口被呛到的一瞬间,假精致就彻底败露。

老一辈人,有句话叫——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实精致穷,多少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比这更严重的是,精致穷的目的,往往潜藏着另一层更深的意味:靠近“上层”人的生活。

即便只是王曼妮这样拙劣的模仿秀。

《三十而已》

让人产生一种,仿佛我也是“那类人”的错觉,仿佛那个世界我也够得着。

这是一种假象的“阶级跃升”。

《欢乐颂》:樊胜美坐在安迪的跑车上享受

是的,任何一种高于自己现阶层的物质和生活,好像都冒着金光。

等待我们推开那扇大门,参与到“富人”的社会中去。

《北京女子图鉴》

那好像是一条阶级跃升的捷径。更像是一局游戏,氪金购买战袍、武器和跑车。在那个虚拟世界里,做有钱人的爽感,简直令人沉迷。

所以,王曼妮不愿意做王曼妮,每一个精致穷主义者,都不甘心做“自己”。

《三十而已》

但,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如今上流社会的人频频贩卖“普通人”的人设,吃路边摊,买打折款,用尽各种方式扮演着“平民”。换取大众“他好接地气”“好真实”的口碑。

富人正在向下兼容平民,而多少普通人,刷干了卡,掏尽腰包,装点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生。多奇妙,又多荒诞。

被包装的爱自己

并不是在讽刺什么。

精致穷,最坑人的地方,不只是营造了这样一个假象的阶级跃升。而是骗着骗着,真的会让人完全丧失评判标准,以及客观理解社会和财富的能力。

我们的潜意识里,会完全相信,现有的精致和品质,就是我该有,甚至是必须的。

微博、短视频里,总是有人计算自己一年的开销。所有单项支出,都以万为单位——衣服一年5万,护肤品一年2万,房租一年10万。

如果再有个车,贷款、保养费又要十几万。孩子学钢琴一年10万,舞蹈一年又10万。各类明目,不计其数。

一线城市高消费,但都说仅维持

这还不算最夸张的。网上叫嚣着,北上广一年万都不够花的,大有人在。

也难怪有人调侃,明明才月薪三千,总觉得三百万也不算什么大钱。很多人对于财富的标准,早已经失真了。

倒不是指责,是因为,似乎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提高着这个“精致”的标准。

互联网的发展,让娱乐、明星的信息迅速传播,信息壁垒一步步被破除。

于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大牌不再是杂志上的超模款,限量、联名不再是有钱人才配享有的特权。

某种意义上,似乎打破了普通人和“上层人”之间结界。两个“世界”的人,拥有了一扇任意门,仿佛来去自由。

《欢乐颂》

可是有人会问:难道选择不是人的权利吗?

没错,可关键是,这种选择,是被消费主义裹挟的被动之举。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和叫卖,不足为惧。

当出现那句:我们要爱自己,就要给自己最好的。所有的理智,总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打败。

“我值得,我配得上”。越是活得辛苦,越会被这样的话鼓励和安慰。

网上到处充斥着这样的*鸡汤

消费主义最精明的手段也都在这句话里了。

此时看来,那些广告词写得真是精妙:

有什么样的愿望,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想要无可取代就必须与众不同。

穷和敷衍要分清。

《三十而已》

在这样的氛围下,在消费主义的哄骗和讨好中,我们很容易合理化自己的欲望。就好像近一二十年,买房贷款成了普遍趋势。于是越来越多人觉得,买房这么大的事都能超前消费,其他也正常。

要不,钱不花,攒着也会通货膨胀。

傅首尔劝年轻人要存钱

更绝的是那句:钱是挣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

被年轻人奉为真理。所以,甚至有时,存钱都被看作是不够前卫,甚至是老土、古板的行为。不够酷,不够潇洒,也太委屈自己。

年轻人的痛苦,固然有现实的打击和作用。我们也确实,需要更爱自己。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转化成报复性消费,才是爱自己的证明。

当我们狭隘地,用金钱一遍遍抚摸自己的灵*。当我们,惯性地用物质填平生活的沟壑。我们所谓的那个“爱自己”就变得畸形和偏激。

我们天天叫喊着赚钱难,存不住钱。可,当我们孤注一掷,逼迫自己一定要用“名牌”才能有自己的身份认同。

当我们倾尽所有,只为了过上更“上流人”的生活。这时,我们才是失去了真正的选择自由。

最后问一次:这种被裹挟的人生里,你,是真的,爱自己吗?

当我们无需依靠包装,也能从心底认同自己的时候,才是真正获得自由的那一天。

[作者:她刊千万女人都在看已获得授权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