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疫情当前,出门旅游仿佛成了奢望。
于是,“大吃一顿”应该是大家在国庆假期必不可少的活动了吧。
但是,美食虽好,放纵饮食小心吃出病!
10月6日,*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微博称自己吃出了“肠胃炎和荨麻疹”,并感慨道“人还是不能放纵自己”。
配图里,*的左手臂通红一片,大面积的荨麻疹,让人触目惊心。
就在前一天,他还在微博上向网友大肆分享青岛硬菜:烤海肠、野馄饨、百花蛇草水…
当网友流下羡慕的泪水的时,他还调皮地回道“一样只吃了一口”。
于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放纵自己大快朵颐的结果便是:身体在遭罪。
荨麻疹虽说不是太严重的病,但是治疗不及时会影响呼吸道和消化道,重则危及生命。
如今,在高压和内卷的生活下,有些人奉行“先吃了再说”、“先玩了再说”。
用极致享乐的方式来舒缓压力。
也有一些人如同拧紧的发条,用时刻准备着的姿势来面对压力。
然而,或许等到大病一场,我们才会发现:
过满则溢,生命禁不起“过度”的折腾。
适度,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01
大家都常说,“年轻就应该挥霍、要放纵”。
我们以为放纵就能得到快乐,所以一味地沉浸在一时之乐里。
说好只吃一口的零食,最后吃了无数包。
说好看一会手机就睡觉,结果刷了几个小时的视频。
说好只玩一把游戏,但总有下一把。
最终我们会发现,不加节制地享乐是生活最大的*药。
在长沙,有位22岁的女生特别喜欢喝奶茶,每天至少一杯奶茶,成为了她日常生活的“标配”。
结果有一天她突然感觉腹部有隐痛感,吃药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加严重,躺在床上怎么都叫不醒,还伴有小便失禁。
到医院检查发现,因为血糖值过高。
她的血液竟然呈乳白色,血液几乎都变成了“甜饮”。
最后,她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这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所幸,经过一个星期的全力救治,女生康复出院。
但她将终身与胰岛素为伴。
无独有偶,30岁的*先生也非常喜欢喝甜的,喝了十几年的可乐。
医院检查,竟发现是尿*症晚期。
大好年华摆在面前的只有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换肾三条路,不禁让人唏嘘。
熬夜玩手机是当代人睡前的日常。
“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或许也是你我的口头禅。
但熬夜真的能一直爽吗?
最近,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郭兮恒称:
很多研究证实如果晚间连续用手机超过2小时,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释放,导致失眠。
失眠的痛苦相信体会过的人都知道。
但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因熬夜玩手机带来的危害,或许更让人震惊。
20岁的小梁每天夜里都要玩五六个小时手机,直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最后被诊断出患上老年人常见的脑萎缩。
22岁的小乐,长期昼夜颠倒,经常通宵玩游戏。
一次醒来他发现自己看不清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脑子里找了一个巨大的垂体瘤,压迫到了视神经。
不久之后,他右眼完全失明了。
所以“年轻就应该挥霍、要放纵”是最大的谎言,放纵背后要付出的巨大代价。
有些代价是看得见的。
过度放纵造成的身体超负荷的压力。
有些代价是看不见的。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人是怎么废掉的?
其中有一个回答是:工作日随波逐流,休息日躺在床上。
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都缺乏规划,一味放纵自己,最终只能“废掉”。
02
但是,不放纵并不意味时刻紧绷着。
休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我们的身心从忙碌中的状态中调整过来。
很多人在休息时也会选择通过跑步来调养生息。
但本是强身健体的活动,没想到却招来了噩耗。
10月7日,华为监事会副主席、运营商BG总裁、企业BG总裁丁耘在跑完28公里马拉松后,突然倒地身亡,死因是突发心脏病导致猝死。
有媒体采访华为人士,称丁耘日常确实热衷于马拉松长跑运动。
“休息时间几乎都用在跑步上了”。
近年来,许多商业大佬都爱上了长跑,比如soho的潘石屹、联想的杨元庆和万科原副总裁毛大庆等。
长跑确实有强身健体、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等作用。
因为长跑,原本有抑郁症的毛大庆,症状得到了缓解,睡眠时间也从跑步前的2小时恢复到了5小时。
甚至在商业大佬的带动下,马拉松运动慢慢向大众普及。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公布数据显示,年全国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数量为场。
在年,这个数字仅仅为22场,8年时间增长了80多倍。
但事实上,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的运动,并不是所有人的身体都能承受,也并不适合作为日常运动。
比如,年,在珠海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年轻的退役特种兵竟然在中途倒地猝死。
运动猝死中,很重要的诱因之一便是运动强度太大,身体实际负荷太大。
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健康地活着。
过度的运动只会平白无故地增加生命的风险,适度的运动才是养生。
03
然而,还有一些人连运动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加班长期处于劳累状态,没有休息和生活,甚至没了生命。
在日本,“过劳死”一直是盛行的现象。
“过劳死”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
年,日本*府统计的“过劳死”就有人。但据日本劳工权益组织表示,实际数字可能要比这高出很多倍。
据《国际劳动比较》资料显示,日本年长时间勤务(一周工作49小时以上)的劳动者为19%,在G7国家中位居第一。
在中国,相信不少人还记得,年春节刚过,b站的审核员深夜猝死的消息。
过年期间,在每天在12小时的高工作强度下,b站武汉站AI审核组的组长在2月5日凌晨脑出血猝死。
逝者是家中独子,造化弄人,竟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同样的悲剧发生在年的国美电器福州分公司年终誓师大会上,年仅27岁的员工小唐(化名)当场猝死,死因也是过劳死。
家属称:
“他一人被安排两个岗位,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加班,特别是双十一期间没有休息,他说很累”。
近3个月加班表排得满满当当,作息被打乱,有时候根本来不及吃饭。
本该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重负之下,说倒下就倒下。
《庄子·刻意》里说:
“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意思是身体过度劳累,不休息,就会疲乏不堪。
过度消耗精力,就会元气劳损。
人生最大的智慧便在于,懂得何时奔跑,何时停下,适度才能持久。
04
为什么我要结合这两个案例一起说呢?
因为,我觉得这两个“悲剧”,都在提醒我们:
把握分寸。
适度是中庸之道,是人们理想的生活状态。
是《*帝内经》里说的:“饮食有节”。
也是《史记》里说的:“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
凡事都不极端便是适度。
其实,要做到适度并不难。
首先,控制欲望,延迟满足。
“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能满足,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就能满足。”
我们都知道奶茶很好喝、火锅很好吃、游戏很好玩。
但放纵导致身体发出警告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当下的满足延长一点时间再兑换呢?
攒下喝奶茶的钱,去旅游与美景相逢。
用玩游戏的时间,在书中与知识邂逅。
早睡早起,带着饱满精神快乐生活。
这样的满足或许更加充实。
其次,了解自己的极限,在有限里发挥。
林清玄说过:
“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有人跑10公里也不够,有人跑1公里就想死。
如果我的身体只能承受1公里的跑步距离,那何必逞能跑10公里呢?
最后,不慌不忙、松弛有度地面对人生。
年,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孟晚舟被无故扣押。
在此后的三年里,面对生命的无常变化,孟晚舟选择了接受,用松弛有度的状态笑对人生。
在扣押期间,孟晚舟并没有放纵自己,依然保持着每天读书学习的习惯。
但她也并没有让自己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
时常和丈夫在院子闲庭信步,有说有笑,放松心情。
古人追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适度便是让我们的身心都符合万物发展的规律。
该享受时享乐,该克制时克制。
该奋斗时奋斗,该休息时休息。
方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