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萎缩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美白对虾转肝好,是养殖成功的基础转 [复制链接]

1#

每年的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常温温棚和外塘养白虾投苗的季节又开始忙碌起来。在投苗后,白对虾转肝期你注意了吗?白对虾的转肝期大家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集中一点:

对虾转肝期通常是指由摄食天然饵料变成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过程,由原来以吃藻类、轮虫、枝角类等天然饵料向人工配合饲料转变,这时白对虾肝脏颜色逐渐转变为棕褐色或者灰绿色,肝脏后部出现一层白膜,白膜逐日发育长大,3~5天后,会渐渐包围整个肝脏后缘和底部。白膜的产生预示着肝脏发育逐渐成熟,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健全。

由于这一时期对虾对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自身抵抗力弱,是最容易发病的时期,养殖对虾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一阶段出现问题,是养殖管理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养殖一线人员习惯把肝脏上“白膜”从无到有的这一时期称为“转肝期”。

一般放苗15天~18天左右虾苗上料台开始,体长到达到3~4cm阶段。由于食性转变,这个阶段是肝脏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极易出现肝发*、发红、肝萎缩、变白、肝肿大等问题。

对虾肝脏好坏对照

正常肝脏外观轮廓清晰、饱满富有弹性,呈棕褐色或者灰绿色,后部有白膜包被(图1);显微镜压片观察肝小叶呈柱状,排列整齐,脂肪滴大小均匀(图2);

而病变的肝脏轮廓模糊,颜色发*、发红、发白,常常伴有肿大或者萎缩现象,缺乏弹性,或硬化或“化脓”(图3);显微镜下压片观察,肝小叶萎缩不整齐,脂肪粒不明显(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对虾“转肝”不成功的后果

只要肝脏成功转变成灰褐色并且出现“白膜”就等于对虾闯过了这个“转肝期”大难关。池塘中“转肝”成功的对虾肠道粗、吃料快,生长快。而没有成功“转肝”的对虾肝脏一直发红,外观看白色脂肪层不出现,接下来肝脏很容易萎缩或肿大,继发细菌感染,出现死亡。“转肝”不好的虾,接下来很难养,即使开始不继发细菌病,但这样的虾肠道细、吃料差,生长极慢,造成存塘虾规格严重参差不齐。体质差容易发病,时间长了以后也会细菌感染慢性死亡或发生其它疾病死亡。

对虾“转肝期”如何精细管理

1、发酵饲料

实践证明用发酵虾料明显优于不发酵的虾料。发酵虾料进入肠道后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增加对虾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抑制肠道病原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转肝期对虾摄食明显增加要控好饲料的投喂的数量,即不能少投又不能盲目加大,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最好是在原来每日两餐或三餐的基础上可以加投喂一餐,尽可能控制在1~1.5小时全部吃完再考虑加料。

2、护理肝脏

随着转肝期至对虾包膜的完成,对虾基本生长达到5~8cm对虾上网开始,定期使用保肝护肝产品:龙昌胆汁酸。养殖一线反馈,通过内服胆汁酸,对虾白膜清晰,促进转肝,护理肝脏的效果很好。

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代谢成脂肪酸和能量,在对虾转肝期使用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脏肝细胞和肝小叶的发育,使肝胰腺白膜更快更好的形成。在南美白对虾转肝期添加胆汁酸可以使对虾顺利转肝,保证成活率,提高养殖效益。

3、稳定水色

在转肝期间要培育优良稳定的水质环境,消除苗期环境应激反应。主要抑制弧菌等致病菌的繁殖,分解水体有机物,调理水色稳定藻相,同时可提高水体碳氮比。防止水体老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预防池底酸化、黑化,净化水质。

定期解*一方面降解重金属、藻类*素、氨氮、亚盐*素,防止生态环境突变,另方面可补充水体碳源的不足,稳定Ph、保持良好的水色和透明度。

4、补菌

通过投放有益菌等微生态产品可以有效的维系水体菌相平衡,抑制弧菌等致病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微生物制剂种类是很繁多的,而我们养虾人必须根据菌群的不同、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要,合理的使用微生物制剂。一般来说,预防疾病可使用乳酸菌;促进对虾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使用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的微生物制剂;而我们要改善水体环境,可以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

肝脏功能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对虾肝脏健康才能抵御外界环境的应激和病原的入侵,所以保护肝脏应该贯穿于整个养殖过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