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4个阶段:
诱导期——仍有主动动作,呼吸与心率增加,运动时步态不稳、后半身摇晃,后肢无力。
浅外科期——停止运动后呈侧卧状,置于仰卧后不能翻正。对非疼痛刺激物肢体动作反应,捏夹皮肤或刺激脚趾仍有收缩反射,呼吸规则以胸式呼吸为主,出现中等程度的肌肉松弛,眼睑和角膜反射存在。
深外科期——呼吸频率下降,呼吸规则以腹式呼吸为主,肌肉完全松弛,眼睑反射消失、角膜反射微弱,对严重刺激都不引起有害反射。
脱离深外科期——四肢持续震颤、抽搐,全身肌肉开始收缩,由平坦仰卧状转为侧卧蜷缩状。
麻醉分类
全身麻醉
吸入麻醉:
将乙醚氯仿等挥发性性麻醉药由动物呼吸道吸入体内而产生麻醉效果。
吸入性麻醉剂作用迅速、恢复快、麻醉时间较短、麻醉深度可控性、麻醉作用稳定,适用做基础麻醉或注射麻醉的辅助麻醉。
乙醚(Diethylether)——易燃易爆性,曾(目前不推荐使用)是广泛使用的麻醉剂和动物安乐死药物。
被吸收后会广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为高度易挥发性液体,对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可增加呼吸道分泌物。乙醚麻醉过深,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动物死亡。
一般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
氟烷(Halothane)——麻醉作用较强,极易引起麻醉过深而出现呼吸抑制、心搏缓慢、心律失常等。如呼吸运动趋弱和肺通气量减少,应立即给氧和人工呼吸,并迅速减浅麻醉。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且易使心肌对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敏感,易引起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性纤颤。目前氟烷在动物实验领域目前应用较少。
异氟烷(isoflurane,活宁(商品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药,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易燃烧,化学性质稳定,诱导、恢复和麻醉快速,吸入后80%以上以原形随呼气排出,体内代谢少,因此,对药物代谢和毒理学实验的干扰小。麻醉时有一定的肌松作用(心功能和呼吸抑制),不影响心肌收缩力,偶有心率不齐,对肝、肾、脑也无不良影响,如使用呼吸机有助于减少酸中毒和肺萎缩。深麻醉时,能引起呼吸抑制。
七氟烷(Sevoflurane)——为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的液体,对呼吸系统刺激小,不易燃易爆,也不与金属发生反应。七氟烷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期短,麻醉维持期平稳,苏醒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吸入麻醉剂(逐步取代异氯烷)。七氟烷具有更好的心血管稳定性,且未见明显的肝损伤,有良好的肌松作用,随着麻醉的加深会加重呼吸抑制。
地氟烷(Desflurane)——血/气分配系数小(吸入麻醉药中最小),麻醉诱导和苏醒都很迅速(快过异氟烷和七氟烷),麻醉强度小(异氟烷的1/5),心血管功能抑制作弱(较异氟烷),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分泌物增多,咳嗽),导致潮气量减少。
一般仅用于维持麻醉,不用于诱导麻醉。
注射麻醉(非挥发性):
注射麻醉方法简便,麻醉时间较长,适合于长时间麻醉的动物实验。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等方法。
兔、猪、犬等大动物常采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的方法进行麻醉;
小鼠、大鼠、豚鼠等小动物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
氯胺酮(Ketamine)——广泛应用于所有动物物种的麻醉,还具有镇痛作用。然而氯胺酮不适合单独作为手术麻醉药物,常与其它麻醉剂(塞拉嗪,xylazine,30min)联合使用。
氯胺酮与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甲苯噻嗪)联合使用,可增加镇静和镇痛作用。
与苯二氮平类药物(地西泮)联用可缓解肌肉僵硬症状。
使用阿托品可以预防使用氯胺酮导致的唾液分泌物增加和心律失常。
戊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Sodium)——属于中效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3-6小时),随用量的增加逐渐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大剂量使用时可产生麻醉(40-60min)作用。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安全范围较小,麻醉过量易导致动物死亡。
戊巴比妥钠(50mg/kg,IP),足够的镇静作用,但镇痛效果差。
戊巴比妥钠(70mg/kg,IP),足够的镇痛作用,但死亡风险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增加。
因此,巴比妥类药物通常只适合终末阶段大剂量使用并且不准用于疼痛控制,除非和阿片类或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疼剂)共同使用。
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是一种催眠药、抗惊厥药,为白色或无色透明的结晶,有刺激性气味。具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较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大剂量可引起昏迷和麻醉。麻醉过量会导致延髓呼吸中枢抑制,引起死亡。水合氯醛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大,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目前认为水合氯醛适合于催眠而非麻醉,动物手术所需麻醉剂量的水合氯醛不能提供足够的镇痛作用,还会导致显著的呼吸抑制。20%的水合氯醛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会造成大鼠肠梗阻、腹膜炎以及胃溃疡等,因此不推荐存活动物实验使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水合氯醛对实验动物还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根据美国兽医学会“动物安乐死指南”(AVMAGuidelinesfortheEuthanasiaofAnimals:Edition),鉴于水合氯醛严重的副反应,水合氯醛也不是合适的安乐死药物。麻醉学杂志(Anesthesiology)在年就明确表示将竭力